籍貫行業特色漸模糊
除了遷移因素繁多,華人足跡更遍佈世界各個角落,其中一站包括大馬國土。
從當初掙錢以盼日后可衣錦還鄉,直至逐漸在我國落地生根開枝散葉,成為國內第二大族群,我們從未忘卻自己的根源,對祖籍更是銘記在心。
自華人從中國南下來馬后,不乏以同個籍貫為主的社團和組織,畢竟大家皆是離鄉背井,期望彼此在他鄉有個照應。
本期開始的《鉅富祖籍耍本色》,除了為你剖析國內數大籍貫的經商特點與強項,同時揭曉國內多個著名鉅富和企業家的祖籍,了解不同籍貫的經商精神與風範。
我國早期盛產錫礦,許多南下的華人皆成為礦工。 |
當同一籍貫的人南下到馬,生活及經濟穩定后,便開始扮演穿針引線角色,協助同鄉南來。
一直以來,不同籍貫的華人,大多數從事不同的經濟活動。單憑行業的類型,便可分辨籍貫的差別。
例如,海南人多數經營咖啡店或是當裁縫,客家人則經營百貨和布疋業。
土產、五金和雜貨業是福建人的老行業;福州人則以建築、木材與雜貨業謀生;潮州人多數經營雜貨、金銀首飾、傢俱或鋸木業。
雖然如此,這當然只是個大略統計,畢竟南下華人后來從事的行業,仍與落腳地區息息相關。
福建人最多
隨著英國在18世紀統治馬來半島,華人大規模移居馬來亞。遷居我國的華人,以福建和廣東兩省為主,因為這兩個省份沿岸海港,是中國對外的主要交通管道,外遷比較容易。
我國1957年獨立后,卻嚴格限制外來移民。
據1970年人口調查顯示,我國人口為1043萬4034人,華人人口達355萬5879人,佔總人口的34.2%。
當中又以福建人最多,為112萬2739人,佔大馬華人總人口的31.6%。
當時,大部份福建人居住在雪蘭莪、柔佛、檳城和霹靂州,儘管從事行業廣泛,卻以商業、種植和膠商等為主。
客家人則以86萬2005人居次,佔華人總人口約24.3%,多數聚居在霹靂和雪蘭莪,並以礦業和建築業等謀生。
緊隨而至的是廣東人,佔華人總人口18.5%,約有65萬9005人,其中逾半人口集中在霹靂和雪蘭莪,主要從事建築業、商業和礦業。
潮州人則約有42萬1997人,佔華人總人口11.9%,居住在檳威、柔佛、霹靂和吉打州,以經商為主。
時至今日,儘管我國華人人口逐漸從1970年的逾355萬人,增加至去年的約659萬人,但人口比例每下愈況;從同年的34.2%,降至2006年的24.5%。
華人經濟活動趨向多元化及跨國發展,從過往主要經營錫礦業、橡膠業和商業,擴展至製造、金融、建築、產業發展、運輸、旅遊等行業,籍貫行業特色也隨之漸漸模糊。
由于馬來亞謀生較易,許多中國人選擇飄洋過海,南下尋求更美好的生活。 |
不過,維特巴素(Victor Purcell)博士的著作《馬來亞華僑史》,卻追溯華人來馬的真正原因。
他認為,關鍵在于中國的天災人禍,導致農村經濟破產,民不聊生。至于馬來亞謀生則比較容易,所以選擇飄洋過海,南下尋求更美好的生活。
此外,當年的政治迫害及人口過剩等,也是中國人遷移的原因,但如果相較于經濟,后者或許不太顯著。
第2大族群
隨著華人選擇留在馬來亞落地生根開枝散葉,無不克勤克儉,一點一滴經過數十年艱辛,造就今天的經濟基礎。
如今,華人是我國第2大族群,辛勤勞作及努力耕耘,為經濟、社會和文化領域作出巨大貢獻。
我國盛產樹膠,樹膠業曾是華商主要涉足的行業。 |
1840年代鴉片戰爭前的海外遷移,通常被稱為“古代移民”,基本上是向亞洲國家,特別是東南亞國家遷移。
鴉片戰爭期間至1949年,則稱為“勞力遷移”,目的地包括東南亞、美國、澳州及非洲,大部份中國人皆淪為勞工或礦工。
1950年到1979年是“限制性遷移”,由于中國政府嚴格限制,人口遷移的數量開始趨少,速度放緩。
發揮影響力
1980年以后則是“開放性遷移,歐美等經濟發達國家都是主要目的地,遷移華人一般擁有較高文化水平,並受到遷入國家政府控制。
雖然如此,全球各地海外華人在經濟上表現,早從1960年代后開始飛躍。除了以雄厚實力成為居住國經濟的重要成份之余,也在世界政治經濟舞台扮演重要角色,有著一定影響力。
(Source: China Press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